如何扩大影响力?《影响力》读后感让你获得提升影响力

我们这一代人肯定会看到权力和金钱,这两件事情的没落,以及个人影响力的上升。

在历史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在轮换。

  1. 第一阶段:有权就有钱和影响力;
  2. 第二阶段:有钱就有权力和影响力;
  3. 第三阶段:未来有影响力才会有钱和有权。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很容易理解的。

因此,我们读了美国作家罗伯特.西奥迪尼撰写的《影响力(Influence)》,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作者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说服力和影响力研究机构,并且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说服力和服从性研究。 这本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这本书中,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齐亚迪尼博士,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如此有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被欺骗。

隐藏在冲动服从他人背后的6个心理秘密是所有这一切的根源,那些说服大师总是熟练地使用它们,让我们屈服。

《影响力》读后感总结

《影响力》全书拆解6种形成影响力的策略,辅以不少案例解释(虽然有点案例有点老旧了),整体来说非常清晰。

另外,在每种影响力策略下,作者还提供了“如何不被其影响的(拒绝)方法,至于方法是否真实有效,就见仁见智了。

如何扩大和提升影响力?

以下是全书精华分享:

  1. 互惠
  2. 承诺一致
  3. 社会认同
  4. 喜好
  5. 权威
  6. 稀缺

01 互惠

原理:互惠带来的亏欠还债感,会使我们在接受别人给与的好处之后尽可能地回报他人(用我们的俗话来说,就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现实背景:社会成员为“礼尚往来”“知恩图报”理念同化,为免遭社会的嘲笑与制裁,大家不太愿意违背这些原理(当下社会倒不存在明显的制裁,但往往会有嘲讽,说到底是自己面子上过不过的去的问题)。

相关案例

  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毫无防备的士兵把手中的食物送给敌方,逃过一劫
  2. 超市给客户设置免费试吃的环节,更容易完成安利(当然,也有人就是试吃不买的)
  3. 海尔工作人员检修洗衣机,顺便提出免费做水质的检测,兜售净水器

如何拒绝?

避免激发互惠原理:拒绝请求者最初的善意与让步(比如,如果你不喜欢一位女生,那在最初就要果断拒绝对方的单独邀约,避免造成误解,以及由互惠原理造成的亏欠感)

意识到对方有所企图时,置之不理;反之,不妨接受(现实中就有一些诈骗套路就是,先借钱给你,然后再频繁向你借钱,但还是有很多人跳入了这些陷阱)

02 承诺一致

原理: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做出一个选择或者采取某种立场,我们就会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承诺来做事

现实背景:言行一致的人给人留下好印象,符合社会成员的最佳利益

相关案例:

  1. 用书面形式或当众承诺的方式来改掉坏习惯,比如减肥或戒烟计划(典型如在朋友圈立flag,当然也有很多被打脸的案例发生)
  2. 玩具店在节日前做广告使父母给孩子做出承诺;在节日期间停售,用其他玩具替代;在节日后再销售之前广告过的玩具,父母仍会给孩子买

如何拒绝?

遵守身体器官的反应(书中这些写到,“当你觉得上当了的时候胃会发出不舒服的信号!”,我就不太相信)

如果时间倒流,是否做出同样的选择。

03 社会认同

原理: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依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现实背景:社会认同的存在,使我们免于费劲地思考每个决定的正确性与优劣利弊

相关案例

  1. 38个市民目睹凶杀事件无一人报警,原因在于在场的人都认为其他人可能已报警,镇定自若的观察周围的人,寻求社会证据
  2. 堵车时,前方几台车都变道,后车会效仿

如何拒绝?

面对明显是伪造的社会证据,保持警惕

面对误导性的社会认同,多加观察再做出判断(很多时候,我们是被群体裹挟着行动的,除非你一开始就不在群体里,这样才有机会得到全局观察的视角)

04 喜好

原理:由各类喜好诱发好感会使我们自然而然的服从

如何起作用:

相关案例:

最典型的就是粉圈的各种行动,喜好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何拒绝?

把注意力放在要开展的事情上,不要牵扯进太多个人好恶。

喜好带来的好感,无法总是将其识别出来并严防死守,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直到喜好的带来的好感超出合适的正常程度,必须唤醒防御机制,注意力放在效果上而非成因上。

05 权威

原理:从出生起社会就教我们服从权威

相关案例:

典型如这几年知名人物代言的理财APP暴雷,大家因为相信这些所谓的“权威”所以会为之买单;

还有护士不敢质疑犯错的医生;

还有高分剧《切尔诺贝利》,它通过对切尔诺贝利事件抽丝剥茧地还原,让我们看到不完善制度以及盲目迷信权威是造成这场惨剧中的关键因素。

如何拒绝?

提高对权威的警惕性,给自己提问:

06 稀缺

原理: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越高(这个其实就是经济学的大前提,资源是稀缺的)

如何起作用

相关案例:

典型如带“限时限量”字眼的促销案例,以及疫情爆发时的口罩短缺

如何拒绝?

倾听内心的警告信号

将问题放在为什么需要它的问题上(当然,很多时候人是没有那么理智的,不会等到充分分析利弊后再进场)。

《影响力》全书思维导图

最后附上《影响力》全书思维导图 ▼

本书中有很多情况,都可以表明以上观点,我希望你能自己感受。

相信,读完本书后,你将可以做以下两件事:

  1. 第一,当你的真实意图是说“不”时,你不会再说“是”;
  2. 第二,让你自己变得比以前更具影响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